培训聚焦核心话题
7月26日晚,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在企业文化年度盛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谈论了商业的本质和管理要点。讲话发布后,立刻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众多人士都期待从秦英林的讲话中获取企业运营的新见解和新策略,以便对牧原的发展方向和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企业规模成绩斐然
牧原公司规模宏大,拥有员工15万人。其业务已覆盖全国24个省的217个县,贡献了不小的价值。公司下属的1640个养猪场均采用高标准生产,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猪肉的供应。另外,公司还拥有1278项专利,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凭借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卓越的成就,牧原在行业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行业对标引发热议
牧原在业界常被比作“养殖业的华为”。与华为一样,牧原通过创造价值来承担社会责任。若华为和牧原这样的企业不复存在,社会可能会遭受损失。这一点从侧面反映了牧原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也促使人们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思考。
人才管理独具特色
近期,牧原公司吸纳了不少大学生投身养殖业。公司利用自身的管理体系和“传帮带”模式,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这些员工逐渐成为与公司文化和业务紧密相连的核心力量。管理者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员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技能,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工作。这不仅能帮助员工赚取丰厚的收入、实现个人发展及成就,而且还能有效推动公司业绩的提升。
大胆启用年轻人才
牧原公司在选拔人才方面敢于任用年轻力量。例如,公司高层中的首席财务官高曈,她出生于1994年;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燕,出生于1992年。而且,牧原公司还构建了一套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每年新入职的毕业生都需要经历军训。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春艳表示,军训是新老员工融合的开始,它承载着责任、使命和传承的深意。
激励机制严格有效
牧原秉持“自诩价值创造者”的理念,保证每一位有贡献的员工都能得到公正对待,同时对于那些工作态度消极的人,绝不给予任何机会。在A股上市公司里,牧原的内部晋升速度堪称之快,但要想成为干部并非易事。表现突出者将获得奖励,而表现不佳者可能会被淘汰。在第十九届养猪节期间,官员们宣读了《拜猪文》,这一行为彰显了牧原人的至高荣誉,同时也鼓舞了员工不忘初心,持续创造新价值。
当前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牧原公司坚持“以价值创造者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这种做法能使其在行业竞争中维持领先地位多久?期待大家积极留言,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