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销售增长显著
2017年,我国制造机动工业车辆的企业的叉车总销量是496,738台。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的370,067台增加了34.23%。看过去十年,从2007年销量首次突破15万台开始,平均每年增长12.7%,这个增长速度在工程机械行业是领先的,在其他行业也很少见。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企业对物料搬运设备的需求持续上升。众多工厂和物流企业规模扩大,叉车等设备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这又促使了销售量的快速提升。
内燃叉车表现良好
2017年,内燃平衡重式叉车(Ⅳ + Ⅴ)的销量为293,087台,较上年增长了28.24%,销量从228,542台上升至293,087台。这一销量在五类叉车总销量中占比高达59%。由此可见,内燃叉车在市场上仍占有重要份额。
在需求动力强、工作环境复杂的场景中,内燃叉车凭借其强大的动力和出色的适应性,依旧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以港口和矿山为例,这类叉车仍然是运输物资的主力。
企业排名集中度高
2017年,我国工业车辆领域,前十家企业所售产品占全国总销量的比例超过七成,前二十家企业占比超过九成,而前四十家企业占比更是高达九成六。这表明,行业竞争相对集中,市场的主要份额被排名靠前的大企业所掌控。
排名靠后的企业年度收入需超过4200万元人民币,但像三一、卡尔玛这样的港口机械制造企业并未列入排名。这种情况反映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资源和市场份额正逐步向这些头部企业集中。
外资企业出口亮眼
外国公司在中国增加了生产量,目的是为了出口,这一举措让它们的排名有所提升。特别是三菱,在2017年超过了丰田,成为了国内叉车出口领域外资企业的领头羊,其销量已经超过了12000台。
外资企业借助我国产业和市场优势,出口规模得到了提升。凭借先进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它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出口业务的增长也推动了其在市场份额上的持续增长。
龙头企业成绩突出
2017年,销量领先的两位制造商增速显著。安徽合力股份公司尽管2017年全年财报尚未发布,但前三季度的数字表明,其营收已达到62.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70%。诺力公司在2017年11月改名为诺力智能装备股份公司,而这次排名并未将中鼎集成的销售额包含在内,诺力的增长主要源于其轻型和小型车辆。
这些行业内的领头企业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品牌的吸引力以及广泛的销售渠道,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助力行业向前迈进。
新能源叉车潜力渐显
2017年,我国电动叉车在市场中的占比最高,高达41%。这一增长得益于市场需求扩大、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以及电动叉车产业链的逐步成熟。那一年,锂电池叉车的销量为8681台,占总销量的1.75%,虽然比例不大,但整个行业对新能源叉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上升。
在新的国家环保政策引领下,各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环保型叉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他们还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的进入为叉车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从物流和仓储领域的投资数据来看,电动叉车的销售量仍有上升空间。
大家对新能源叉车能否完全取代内燃叉车有什么意见?欢迎发表看法。同时,也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