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严格监管
内地从 2017 年开始全面禁止了 ICO 和交易所业务。此举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其目的是防止因虚拟货币交易的混乱状况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2021 年,内地进一步清退了挖矿产业。因为挖矿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并且容易引发金融乱象。这些行动彰显了内地监管机构对虚拟货币市场混乱现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措施起到了很大作用,极大地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这些措施使得市场中的非法活动能被有效遏制,保障了普通投资者的财产安全,并且为后续构建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奠定了基础。
数字人民币探索
内地在实施严格监管的同时,大力开展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作。目前,已在 40 多个城市展开试点,这些试点涵盖了零售支付领域以及跨境结算等诸多方面。数字人民币作为国家层面推动的数字货币,具有安全且高效等特点。
2017 年开始进行研发工作,到现在试点的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预计在 2025 年的时候,交易的规模能够突破一万亿元。这样做能够提升支付的效率,也能够降低交易的成本,还能够推动金融体系进行数字化的升级。
区块链技术应用
区块链技术被纳入国家战略,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 年的《浦江数链白皮书》促使政务数据能够实现互通,这样就提升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上海建立了区块链产业园,北京等地也建立了区块链产业园,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人才。
这些产业园建立之后,形成了一条路径,即“技术合规化应用”。它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领域以及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一方面促使技术得以发展,另一方面确保了在合规的框架内进行运行。这样做有利于构建出安全且可靠的数字生态环境。
香港创新试验
香港成为了虚拟货币政策的试验场所。2023 年,批准了加密货币 ETF,这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契机。到 2025 年,将会推出面向散户的交易服务,使更多普通投资者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虚拟货币市场当中。
香港凭借持牌交易所和银行构建起了合规的生态环境。这一行为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的目光。诸如“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这类的制度创新,成功吸引了京东、渣打等机构参与进来,给虚拟货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模式和思路。
资产互联探索
香港推动 RWA 项目,将债券进行上链,同时也把绿色金融产品上链了,这是在现实资产代币化领域所进行的重要尝试。通过“沪深港通”机制来对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市场的互通情况进行探索,为金融市场的融合以及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这种资产互联模式可以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还能提升其透明度。它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能促使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同时也能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与竞争力。
国际竞争压力
美国在虚拟货币领域发展得比较快,现货比特币的 ETF 规模达到了 700 亿美元。它的矿池份额提升至 40%,这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这种状况促使中国加快了技术升级的脚步,也推动了合规出海的进程。
中国正采用“内地严控风险,香港开放创新”这种有差异的策略去应对挑战。2025 年,中国的反洗钱法修订草案拟将加密货币交易纳入监管范畴,重点对场外的大额交易予以打击。同时,香港计划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的加密货币产品,吸引中东的主权基金参与,通过多种举措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你认为中国内地采取的针对虚拟货币的双轨制策略,在国际竞争的进程里能够获得优势吗?